五角大楼:停止援乌关键武器!台岛海马斯成军,民进党更有自信?
近期美国国防部宣布暂停向乌克兰提供部分关键武器,包括M142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的配套弹药及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系统。
这一决定被外界视为俄乌冲突持续两年多后,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策略的重要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台湾地区,台军方近期高调展示了其接收的同款M142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形成战力的消息,使这款武器成为连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特殊焦点。
根据五角大楼公开信息,自2024年6月起,美国暂停向乌克兰输送海马斯火箭炮使用的常规火箭弹。
按照原定计划,2024年度对乌军援方案中包含约1.2万枚配套弹药。
美方解释称,现役弹药库存需优先满足美国陆军训练需求,但未透露具体恢复供应时间。
同步停止交付的还有爱国者PAC3防空系统的补充导弹,该系统在应对俄罗斯空袭中曾发挥重要作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明确要求美国继续供应防空武器,但未获得具体承诺。
乌克兰在武器断供后的48小时内,立即使用库存的M142海马斯系统实施反击。
7月2日,乌军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某指挥所发动打击,造成包括俄海军副司令在内的多名军官伤亡。
此次行动引发外界对M142实际战场性能的重新评估:该系统在装载常规火箭弹时射程约70公里,但若配备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范围可延伸至300公里。
目前尚不确定乌军此次行动是否使用了远程导弹版本。
在台湾海峡的另一端,台当局于2024年3月接收首批11套M142海马斯系统后,逐步推进相关训练计划。
2025年6月底,台陆军在屏东九鹏基地完成33联装火箭弹齐射测试,验证快速装填和饱和打击能力。
7月4日,负责操作该武器的海马斯连正式宣布成军,台防务部门宣称此举显著增强了跨海精确打击能力。
台军资料显示,其采购版本同样具备使用ATACMS导弹的潜力,理论上可覆盖海峡西岸部分区域。
该武器系统的战略价值引发不同解读。
在乌克兰战场,M142凭借快速机动特性,通常采用“发射即转移”战术规避反击,其使用效果已通过摧毁俄军弹药库、指挥节点等目标得到验证。
台军方虽强调其采购目的在于强化防卫能力,但部分政治人物将之与乌克兰战例类比,称其为“区域战略平衡器”。
这种舆论导向引发大陆方面的密切关注,国台办明确指出任何企图倚仗外部势力谋“独”的行径都将坚决遏制。
从装备技术层面看,M142在不同地区的部署展现出显著差异。
乌克兰部队经过北约标准化训练,更注重依托该系统的机动性实施战役级战术配合,而台军当前训练重点停留在武器基础操作层面。
国际军事观察家指出,真正发挥该武器效能需配套完善的侦察体系、数据链支持及后勤保障,这些要素的成熟度直接影响作战效能高低。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政策的调整持续产生连锁反应。
五角大楼数据显示,对乌克兰军援总额已突破450亿美元,国内议员对持续开支存有异议。
与此同时,对台军售虽仍在推进,但近期交付延迟情况频发,包括F-16V战机升级项目已延期18个月。
这种政策波动促使多个地区重新评估武器装备来源的可靠性,部分国家开始寻求军工生产能力本土化。
当前国际武器市场上,M142系统因模块化设计、公路机动性强等特点,仍是多个地区的采购热点。
但其实际战场表现证明,单一武器系统难以根本性改变战略态势,作战体系的完整性与人员素质往往更具决定性作用。
俄乌战场经验显示,俄军通过加强电子战和无人机侦察,已显著压缩乌军远程火箭炮的有效活动空间,这种对抗模式对装备运用提出更高要求。
地区安全形势与武器技术发展间的复杂关系持续受到关注。
美国暂停对乌关键武器供应引发的连锁反应,与台湾地区接收同款武器形成的对比,折射出不同区域安全需求的差异性。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国家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任何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这已成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
领航配资-炒股配资技巧-配资公司排行-配资app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